村里存在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:农业科技推广问题、贫富差距过大、农产品卖难、占比接近87%。

3。村庄调查综合分析

从调研讨论和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,该村及村民存在以下问题。

(1)农民的三大开支明显大于他的年纯收入。

由于该村是远离市区比较典型的村组,除了种植无公害瓜菜外,村里还从事小规模投资养殖。几乎家家都有奶山羊,全村共有奶山羊10只。共有15户,外出务工、交通、街边小店的情况相对较少。

农民的收入比新兴瞿家村低。

此次发放的30份问卷中,新台币至4000元之间的问卷有15份,其中新台币至4000元之间的问卷占一半。全年三大开支支持也超过新台币。如果有孩子上学或者生病,这种矛盾就更大了。突出增收难度。

(2)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很多。

制约因素是:一是文化水平低,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相对狭窄,信息技术培训少。例如,“合作经济组织”、“瓜协”等功能相同但词语不同的含义,他们不理解。 ,瓜协会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经济组织。

第二,从客观因素来看,年收入中的各项支出大部分用于购买基本粮食、子女教育、购买耐用消费品,其次是当年农业生产资料的投资,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经营活动的市场价格。成本高昂,占据了收入的相当一部分,让农民很难增加收入。

第三是个人观念和影响力。

产品从种植、采摘、收获、销售全部由一人负责。

瓜菜收获后,我自己卖掉,不通过中间商或协会。虽然赚的钱多了,但是时间和人力成本却增加了。

此外,外出打工贴补收入的意识很少,对家园和领地的保护意识很强。

四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。

(3)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,渴望获得农作物新品种、新技术。

从省钱的用途来看,送孩子上高中、大学成了首选。即使没有钱,试图借钱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,这在农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。

此外,农民本人也希望通过技术培训、网络技术、政府引导以及协会和合作组织的协助,提高自己的农业作物水平能力,通过引进新品种来替代农业。

(4)农民希望得到政府的进一步支持,对政府寄予三大希望。

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的是,希望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提供科技培训、项目资金支持和市场信息。

第二,希望政府解决农村农业水电、农业投入品市场价格高、农业经营成本过高、个人投资资金不足等问题。

第三,希望政府解决农村医疗条件、养老保障、孩子高中学费等问题。

2023年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第三部分

我们华庄村是于多镇的一个偏远村庄,距镇约12公里。我们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。全村总农业人口2358人,非农业人口104人,耕地面积4000余亩。亩,河沟面积3000余亩,村集体收入18万元,第三产业总产值1亿元,人均纯收入6480元,辖区内有私营企业6家该村有加油站1个、奶牛场1个,主要加工毛绒。玩具、石油机械、锻造、家具制造、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。

根据我最近的调查,制约我们村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。

1。我村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

(一)农业基础设施薄弱,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困难。

我村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、工业化进程缓慢等因素制约。其生产仍未摆脱规模小、水平低、管理传统、粗放的恶性循环。

农业机械化水平低,机播、机电灌溉实际率不高。

有句话叫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现在邢台公路已通车,但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。村西、南边很多地方还是砖砌的路,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危桥。没有良好的交通,就没有人投资创业,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。

(2)农民素质低、适应力差,无力承担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。

目前我们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七、九年,低于初中文化程度。

在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过程中,农民人力资本的“逆向选择”现象出现:离开非农就业的基本都是年轻、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“精英” ,留下从事农业的人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儿童、妇女和老年人,人力资本含量低、劳动技能低,进一步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人员的整体素质。

毫无疑问,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,素质较低,无法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。

(三)观念落后仍然是农民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。

我村的农民仍然沿袭着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习惯。他的想法比较保守,希望政府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时给予支持。 “等、靠、要”的心态往往相当严重。

相当一部分村民坚持以农为本的生存理念,以温饱为目标。他们安于小富,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。

受固有观念限制,资源开发利用、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初级层面。

(四)经济发展中的“短视心态”导致集体力量逐渐弱化,支持家庭经济存在误区。

这里的“短视心理”,是指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存在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、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、享乐主义、唯利是图的不良倾向。摆出一副官方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