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突然失去知觉、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的即时抢救措施。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。它要求救援人员掌握正确的救援步骤,注重决定整个行动成败的细节,从而发挥良好的救援作用。因此,本文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。相信每个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救援者。

【关键词】心肺复苏;人工呼吸;心脏受压

【中文图书馆分类号】R459.7【文献识别码】A【文章编号】1005-0515(2010)-8-047-01

1 早期心肺复苏 (BLS) 的概念

BLS 是呼吸或循环停止时的现场急救措施。由于此类患者多发生在院外,普遍缺乏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。因此,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术非常重要。整体操作过程可分为ABC三大步骤:A(air way)指清理呼吸道,B(Breathing)指有效的人工呼吸,C(circulation)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,即心脏受压。此外,根据11个城市的研究结果,当旁观者能够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电击患者胸部时,患者的生存率可提高2倍以上。因此,AED的使用现在也被纳入现场初级心肺复苏之中。有专业技术的人在缺乏AED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胸锤法来阻止病人的心室颤动。

2 具体步骤

2.1 判断患者意识、呼吸、心跳是否消失。当发现有人晕倒时,要立即判断,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:(1)用手轻轻拍打病人的脸颊或肩膀,并喊“喂,你怎么了?”如果患者没有反应,则判断患者已失去意识; (2)迅速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,听呼吸音或感觉是否有呼气。如果没有,判断患者呼吸已经停止; (3)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对准我们喉结处的胸锁乳突肌内侧缘,用一只手触摸一侧的颈总动脉,看是否有脉搏,或者触摸腹股沟区的股动脉,如无波动,说明患者有效心跳已停止。此时,应立即拨打求救电话或拨打“120”,同时进入下一步救援。取下枕头,将病人放在硬床上或平坦的空地上,解开病人的衣服扣子,松开腰带。

注意事项: (1) 判断过程中不要重复相同的指标,以节省时间。 (2)不要同时按压双侧颈总动脉,否则可能引起脑缺血和反射性心脏骤停。 (3)判断呼吸是否消失和触摸颈总动脉是否有波动可以同时进行,以节省时间。

2.2A 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者常因各种原因出现呼吸道梗阻,常见的原因是舌下垂以及呼吸道内有呕吐物、分泌物或其他异物。我们可以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,用纱布或衣角包住手指,排除阻塞,采用压额提颌法、压额托颈法或下颌提提法,最后将患者抬起。患者下颌骨直至下颌角与耳垂成一直线。在垂直线上,即下颌几乎垂直于水平面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(1)避免舌头后仰; (2)它使口腔、咽部和喉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,使我们更容易吹气。注意:如果患者已经发生颈椎损伤或骨折,避免用额头和颈部压力来疏通呼吸道,否则容易对颈椎造成进一步损伤,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高位截瘫。病人。

2.3B 有效的人工呼吸。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、口对鼻、口对口鼻三种方法。前两种适用于成人,而口对鼻法常用于无法通过患者口腔进行人工呼吸的情况。呼吸时使用,第三种适合婴儿。这三者中,最常用的是口对口法,所以这里我们就以这种方法为例。首先,施救者将一只手的食指桡侧边缘置于患者下巴下方,保持抬下巴的姿势,将同一只手的拇指放在患者下唇上,轻轻向下打开下唇,将将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放在患者的鼻子上。第二步,施救者的嘴唇盖住患者的嘴唇,捏住鼻孔的同时,将尽可能多的空气吹入患者的口腔中。同时,施救者的目光向患者胸部倾斜,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抬起。上升,说明吹气成功。然后松开口鼻,然后观察升起的胸部是否正常下降,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吹一次,两次吹就完成了。注意事项:(1)吹气时,应完全遮住患者的嘴唇和嘴角,否则容易漏气; (2)擤气时,捏紧鼻孔,擤气时间歇地松开鼻孔,使进入胸腔的空气在弹性反冲作用下,经胸腔、唇部和鼻孔畅通无阻地回流。

2.4C 完成吹气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后,迅速找到连接患者胸部与人体前中线的两条线的交点处的受压点。然后将一只手掌根放在压力点上,抬起五个手指,将另一只手放在这只手的上面。同时肘关节完全伸直,上臂与受压点保持垂直。此时,施救者可利用上半身的重力,以肩关节和患者胸部的力量向下压患者胸部,直至成人胸壁塌陷4~5厘米。频率:100次/分钟。按压30次后,按之前的方法吹两次,然后按压30次。吹压比为30:2,记为一个循环。一般至少五个周期后需要给患者做一次简单的测试。体格检查:(1)观察皮肤、粘膜有无变红; (2)瞳孔是否收缩; (3)是否有呼吸; (4)颈总动脉有无搏动; (5)收缩压是否升至60毫米汞柱以上。如果出现上述2~3项指标,则说明患者抢救有效,预后良好。注意事项:(1)释放压迫时,施救者的手掌和脚后跟不能抬离患者胸壁,否则定位不准确; (2)压缩时肘关节不能弯曲,否则不耐用。

3 电除颤和胸部锤击逆转心室颤动

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非专业人士提供简单易学的基本心肺复苏技术,以实现自救或互救。据调查,如今我国公共场所和家庭中的AED设备很少,所以这里不再多说。

据调查,我国很少有人接受过基本的心肺复苏术培训,这直接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自救质量和生存率。因此,谨将这篇文章献给广大民众,希望能为人民自救互救做出一些贡献。

参考文献

[1]吴晓飞.现代心肺复苏。实用全科医学, 2008, 6(1):109-110.

[2]吴再德,郑数,陈小平。外科手术。第 5 版。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2.